学习强国 | 中国科协
 所在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 基层建设
宜昌宜都市科协打造全域科普新格局
2023-11-28 14:57|文章来源:宜昌宜都市科协

推动资源下沉  服务五类人

宜昌宜都市科协打造全域科普新格局

今年以来,宜昌宜都市科协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模式,推动科普资源下沉,“零距离”服务全民科学素质“五类人群”,打造全域科普新格局。

推动科普展品下沉。开展科普展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基地等系列活动,让科技馆免费开放政策落实落地,真正普惠于民。一是加大投入力度,让科普展品“靓”起来。整合省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和本级科普专项资金100万元,从中科协流动科技馆的展品目录中选购声、电、光学和AI等4个专题系列56件科普展品。二是探索托管模式,把科普展品“管”起来。9月12日,与托管单位签订首批科普资源下沉托管协议,各托管单位确保工作方案、科普场馆、安全管理、科普讲解“四落实”,实现展教“零距离”,安全“零事故”。三是推动展品下沉,使科普展品“动”起来。与搬家公司签订展品运输服务协议,按4个系列、4个批次在全市中小学校、村社区和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科普展品巡回展,打造真正意义上的“流动科技馆”。9月14日,“科普展品进校园”启动仪式在红花套初级中学举办,展期15天,全镇5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互动体验,该活动已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,被湖北日报推介。

推动科普活动下沉。开展科普活动接龙,市乡村三级分工合作,确保年度有安排、每月有活动,把科普活动接地气、常态化。一是抓实重要科普节点。在村、社区和工业园等科普一线举办“科普之春”“科技工作者日”“全国科普日”等重大科普活动启动仪式,发布科普动员令,组织文艺汇演,分类开展志愿科普志愿服务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。二是联袂接龙科普活动。年初由各乡镇从生态保护、节能减排、防灾减灾、卫生健康、科学家精神等方面选取一个或多个主题自主接龙,由科协统筹指导,乡镇负责承办,各部门对接服务,在全市形成科普活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目前全市10个乡镇已全部完成年度接龙的科普活动,7个科普活动被中国科普志愿服务平台推介。三是分类开展特色科普。以“科普益民计划”为抓手,通过“以奖代补”方式,激励科普基地和科普惠民村(社区)高标准建设科普馆、图书室,配备科普设施,让群众就近获取科技知识、共享科普资源。今年2月,锦江社区建成的全省首家航空航天科普馆正式对外开放;6月,姚家店镇举办“低碳生活、幸福你我”科普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,在全镇掀起“绿色出行、低碳生活”新时尚。

推动科普服务下沉。延长“三长”服务手臂,带动各领域资源向基层一线汇集,建立科技志愿服务体系。一是开展医疗健康服务,助力健康中国。投入专项经费3万元,成立健康专家组,宣传健康生活方式,自制宣传展牌1套,编印《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手册》3000份。9月19日,在陆城街办驿马冲村举办“健康生活方式进乡村”启动仪式,城区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。二是开展校园科普服务,播撒科学种子。组织青少年参加高校科学营、科学调查体验、“大手拉小手”科普报告以及青少年科技科普竞赛比赛等活动,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。4月,组织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节获奖学生参加了宜昌市同届科技节,42件作品获评审类项目奖,68人在59个竞赛类项目获奖。红花中学、高坝洲中学、陆城一中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,3件作品成功晋级省复赛,荣获1个三等奖、2个优秀奖。三是开展科技志愿服务,助力乡村振兴。以柑桔、茶叶产业片区科普党建联盟为依托,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理论联学、资源联享、活动联办、队伍联建、工作联促,引领地方科技人才成长,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,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彰显了科普力量。全市共注册科技志愿服务队12支,注册科技志愿者2490人,举办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班6个,结业560人,开展农业田间培训274场次,受训群众3000人次。

首页  |  科协微信  |  科协一家  |  科普中国

copyright 2001-2021

    版权所有  2001-2021
鄂ICP备13005063号-3    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
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    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    
联合主办:湖北省科协办公室      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
技术支持:湖北省科协信息中心    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
Baidu
map